close
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:博客來書籍館;再見楊德昌: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



博客來書籍館;再見楊德昌: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


產品網址



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ml27898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64519




博客來網路書店網站網址




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ml27898


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e-coupon 2013,博客來書店,1i6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,博客來書局,博客來售票網,博客來折價券2013,books 博客來網路書店








本站圖文皆引用自博客來,圖文所有權皆為原所有權人所有,引用人與博客來有合作關係!


博客來書籍館;再見楊德昌: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

作者:王昀燕 出版社:時周 出版日期:2012年11月12日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6217456 裝訂:平裝

內容簡介房屋二胎銀行

博客來書籍館;再見楊德昌: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



top













產品網址



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ml27898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64519







車貸試算

snug





塑身衣






魚鬆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房屋二胎銀行 車貸試算
    全站熱搜

    hdthere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


    2012年台灣新電影30周年
    11月6日楊導65歲冥誕
    新書同步上市致敬


    2011年,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策劃「影史百大華語電影」,邀請華語電影專業人士及傑出影人共同評選,針對影史初始時期迄2010年票選期間完成的所有華語影片進行投票。其中,楊德昌有多部作品上榜,包括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(第2名)、《一一》(第7名)、《恐怖份子》(第11名)等。同時,依據所有得票影片,加總計算出「五十大華語導演」,楊德昌更名列第二,僅次於侯孝賢。

    2007年,台灣新電影重要旗手楊德昌因癌症病逝於洛杉磯,迄今五年,台灣始終未有企劃完善的專書詳實剖析其創作梗概。兼之,自1982年起始的「台灣新電影」至今恰屆滿三十年,近年台灣電影重又發光,於此之際,更有必要對於影響新一代電影人甚巨的影史浪潮做一回顧。

    過去,楊德昌相關專文多從評論的角度切入,有別於此,本專書計畫深度專訪曾與楊德昌共事的若干電影人,藉由口述歷史,深入台灣電影的創作現場,留下可貴紀錄。這些原始素材一方面可作為社會大眾親近楊德昌作品的渠道;另一方面,也可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史料。

    作品年表
    1981《浮萍》(電視劇)
    1982《指望》(《光陰的故事》其中一段,兼音樂)
    1983《海灘的一天》
    1985《青梅竹馬》
    1986《恐怖分子》
    1991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(兼藝術指導)
    1994《獨立時代》(兼藝術指導、服裝設計)
    1996《麻將》
    2000《一一》

    本書共計專訪下列曾與楊導共事之台灣電影專業人士:小野、吳念真、柯一正、余為彥、舒國治、杜篤之、廖慶松、陳博文、張惠恭、鴻鴻、陳以文、王維明、陳駿霖、金燕玲、張震、柯宇綸。訪問內容除以楊德昌電影為主軸,更旁及多位資深影人的從影小史,並從各自的專業出發,談及對電影的看法。

    小 野:楊德昌有句名言:「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。」(We are luckily unlucky.)身為戰後這一代,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,早期又面臨戒嚴,是非常不幸的時代,但又何其幸運,因為我們甚麼都得靠自己,必須反抗威權、反抗貧窮、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,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。

    吳念真:他的創作起點通常是來自於一個概念,而非在生活中品嚐到了甚麼才有感而發,他也許是綜合了所有事情後,創造出一種理念,再填入細節。

    柯一正:如果沒有楊德昌,台灣電影會再落後很多年,因為很多導演是受到他的刺激。

    鴻 鴻:當時我受楊導影響非常深,看很多電影,都會覺得這電影有問題,包括看安哲羅普洛斯(Theodoros Angelopoulos, 1935-2012)的片子都會覺得太膚淺而片面,不若楊導想得嚴密。後來我很努力掙脫,依循著我寫詩的體驗,試圖要離開他的影響,但是,可能真的太根深柢固了。

    張 震:與楊導共處或拍他的戲,會一直不斷收到的訊息就是:一個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;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,就代表有一點危險了。這句話時常會在我心裡浮現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王昀燕

    本名王玉燕。1982年秋天生。台中清水人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。

    2009年起,長期為獨立電影媒體《放映週報》撰稿,深度專訪電影工作者。編著有《台灣電影的聲音》、《愛LOVE:電影寫真書+愛的紀錄》。著迷於文字和光影,目前以寫字維生。

    29歲的時候決定為未來的自己重新命名。希望能夠更好地闡述別人的故事;然後,有一天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故事。

    盼能保有孩子般乾淨的質地,對這個世界永遠充滿好奇,且不輕易感到失望。